本周,由江苏卫视与哔哩哔哩联合出品的大型文化纪实探访节目《中华书院》第八章,将探寻“吾道南矣”的行迹。江苏卫视著名主持人李响、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教授李春颖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刘思宇在东林书院汲取“理学正道”的滋养。随后,他们又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杨立华、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西川在贵州的山水间会合,一起感悟王阳明“知行合一”的境界。
因一副对联而名扬天下看“天下正学首东林”
位于无锡解放东路的东林书院创建于宋朝,重修于明代,是我国著名书院之一,有“天下言书院者,首东林”的美誉。不过,更多人知道东林书院,往往是因为一副流传千古的对联——“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;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”。这副对联由明朝思想家顾宪成所撰,如今就被高悬于东林书院的依庸堂中。
节目中,李春颖介绍了这副对联背后的故事。“据说当时是顾宪成的老师乘船路过这里,正好下着微微细雨,有一点点风,这时候他就听见有两个童子读书,所以他就说了‘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’。这两个童子,其实就是顾宪成和顾允成。后来是顾宪成对的下联。”李春颖绘声绘色地讲述,让李响直呼长知识。
不仅如此,李春颖还透露,其实这副对联还有另一个版本,是“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在心”,而“在心”和“关心”在哲学上也有着不同的意义。“我们一般讲‘在’,是说我们跟它是一体的。比如我们说‘心上人’和‘我喜欢你’,这可不是一个概念。”李春颖笑着说。
阳明问道山水心路治愈当代人的“精神内耗”
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王阳明永远是绕不开的话题。这位中国古代的哲学家、教育家、政治家、军事家可谓文武兼资,被誉为明清以来学界的“第一流人物”。他所创立的“心学”,在明代中期的思想界犹如一声惊雷。而要探寻“阳明心学”的萌芽地,就不得不提贵州。
明正德元年(1506),王阳明谪贬为贵州龙场(位于今修文县)驿丞。在贬谪的困顿中,王阳明以龙场悟道点燃心学火种,创立书院播撒思想种子。节目中,嘉宾们一行先后打卡了玩易窝、阳明小洞天,在历史遗迹与人文场馆中追寻王阳明的思想足迹。“之前可能更多是看他的文字,但是这次我发现,所有的文字都是有背景的,都是有硬度的,甚至有湿润度。”西川感叹道。
王阳明一生问道山水,强调“知行合一”“致良知”,强调“志不立,天下无可成之事”。富含哲理又极其通透的表达,被网友评价为“治愈了当代人的精神内耗”。“阳明的立志,是普遍说的,不分帝王,不分普通人。”杨立华解读道:“人的心灵之灵,最重要的就是人有自主设定目标的能力。但如果你今天一个目标,明天一个目标,那不叫‘志’,这叫胡思乱想。”
锁定由江苏卫视与哔哩哔哩联合出品的《中华书院》,让我们在与古代先贤的跨时空对话中,见天地、见众生、见自己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